7月19日,在湖南省洲上田村,88038威尼斯“红烛”科普筑梦团队志愿者唐子萱开展一场以“温差驱动未来—探秘热能变电能的魔法”为主题的科普活动。通过趣味互动与实践体验,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。
活动刚开始,趣味游戏“生活哪里要用电”迅速点燃现场气氛。同学们被分为三组,每组依次派出代表,说出生活中用电的场景,且不能与前面重复。从家中的电灯、冰箱,到校园里的投影仪、饮水机,一个个答案接连涌现,大家在比拼中不仅活跃了思维,更直观感受到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。
游戏过后,唐子萱顺势抛出问题:“电流是怎么产生的?电路又是如何构成的?”带着这些疑问,同学们进入了知识探索环节。随后的“手拉手点亮灯泡”小实验更是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——两名同学合作点亮灯泡后,更多同学加入,手拉手围成小圈形成回路,当灯泡再次亮起时,现场响起阵阵欢呼,大家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电路闭合的原理。


接下来,唐子萱系统讲解了发电的主要类型,并通过提问引导同学们列举常见的发电形式,如火力发电、水力发电、风力发电等。在此基础上,她重点阐释了温差发电的独特优势:它无需燃料燃烧,能利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温差进行能量转换,更加环保高效,让同学们对这种“神奇的发电方式”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活动的高潮无疑是温差发电小风扇制作环节。在唐子萱以及其他队员的悉心指导下,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组装零件、连接线路。当亲手制作的小风扇凭借温差成功转动起来时,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满满的成就感。
此次“红烛”的科普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,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体验,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温差发电的原理,更激发了大家探索科学的热情,为“科技点亮未来”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。


(文/王贺、陈颖 图/谢宇航 一审/陈颖 二审/张晓烽 三审/王明彦)